一、微课程 (创新训练营) 名称:
制作“红色电波”、破解“潜伏”密码,物理收发情报系统制作
二、活动宗旨
通过团队项目式教学,培养大学生物理、数学、化学及电子等多学科实践动手能力、科学创新精神,提升团员团队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,为创新创业科创竞赛培养优质选手,为学校培养具有高质量应用型人才。
三、课程时间
2025年2月24日—3月2日
四、课程地点
逸夫馆209,理学院格物求理创新俱乐部
五、具体内容
通过学习密码学基础知识(图1)和电磁波传输理论,电路设计制作物理收发报装置(图2),同时,学生在此过程需完成万用表的制作(图3),用于过程练习及元件检测。课程将采用理实结合的授课方式,通过制作收发报装置、学习“情报”密码、地下组织和特务机关攻防演练,使学生掌握团队协作方式、文字撰写能力、PPT与视频制作能力等。课程由理学院具有优秀竞赛指导经验的杨迪、孙景超、王微、林琳、栾玉国和赵诗禹等多名教师授课,并聘请企业导师进行技术指导。
考核方式:由训练营期间表现(10%)、作品及汇报(50%)、攻防演练(40%)综合评定。
七、报名要求
1.报名专业为理工科各专业,参加过大创项目、各类竞赛的学生报名,学生可以个人报名,也可以直接组队报名。
2.每个团队原则上由4~5人组成,来自多个专业,能够完成密码设计、万用表制作和物理收发报机设计和制作;
3.本届训练营拟招收40人,将从报名学生中进行遴选择优入营;
4.请有意愿参加训练营的学生于2月7日前在创新创业学院管理系统上报名,也一并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填写报名表,并加入QQ群,群号:1016016413。
八、遴选方案
对所有报名的学生依据个人材料将进行第一次筛选(按125%选出营员数),采用线上答辩方式进行第二次筛选,每人3分钟PPT介绍,老师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提问。最终经过学生报名、资格审查、线上答辩,确定40名学生参与训练营活动。
九、激励措施
1. 对参加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团队,按校级竞赛颁发获奖证书,并给予荣誉1学分,可抵专业培养方案上的创新实践1学分;
2.对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在2025年大创项目申报时优先考虑,特别优秀的学生将推荐参加省级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、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(密码科技竞赛)省赛或其他各类竞赛活动。
十、联系人
孙景超,电话:13889223009
理学院
2025年1月6日